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把握新时代中国佛教的根本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党上下的要求,也是时代主题的要求,更是对全体中华儿女的要求。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这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也是激励中华儿女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不论是佛教还是任何宗教团体和个人,都要旗帜鲜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思想,维护国家和平稳定;明确方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意识清醒,全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担当使命,不断为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奉献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服从党和国家的管理,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牢固大局意识,做好本职工作,紧扣时代主题,坚定信念,忠诚于信仰,发挥出佛教在新时代的根本价值。

一、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是中国佛教的初心根本。国土在这里指的是国家的一切,庄严国土是要拥护党和国家的领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祖国和平统一,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奉献力量。有情是指一切有生命的众生,利乐有情是要让一切众生在思想上觉悟解脱,在人格上道德崇高,在行为上慈悲和善,在物质上帮贫济困,在环境上和美协调。在这个初心根本的指引下,中国佛教界正信正行,从国家的角度,要维护我们所在的国家繁荣昌盛,社会和谐,生态平衡;从人民大众的角度,要帮助更多的社会大众安居乐业,家庭幸福,道德崇高。
二、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是中国佛教的使命担当。安乐是指安宁快乐,不为自己求安乐就是让我们不要贪图安乐,要居安思危,不断努力。离苦是指没有烦恼痛苦,但愿众生得离苦是让我们帮助众生脱离烦恼痛苦,要常怀感恩,觉悟奉献。在这个使命担当的愿心下,中国佛教界解行并重,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完善自我人格道德修为,勤修戒、定、慧三学,断除贪、嗔、痴烦恼,指导和帮助更多的人能够断除生死烦恼和与和谐社会不相融的贪、嗔、痴烦恼苦痛。

四、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觉悟人生,奉献人生,是中国佛教界的信仰追求。觉悟是指觉而不迷,包含了自觉(自己觉悟)、觉他(能让他人觉悟)、觉行圆满三层含义。觉悟人生是让我们成就觉者的人生。奉献是指没有条件的付出,奉献人生是让我们为国家、为社会、为众生没有条件的付出一切。在这个信仰追求的目标下,中国佛教界不断奉行佛陀智慧、慈悲、解脱思想精神,遵循四摄、六度、八正道等修行法门,使更多的人们在思想上高度认识,在行为上严格要求,成为一个合格的完人。同时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社会大众,让他们有法可依,有道可循,也能解脱人生负累。

一、觉而不迷。觉是觉悟,有爱国爱教的觉悟,有大局意识的觉悟,有自身解脱的觉悟,有度化众生得觉悟。不迷就是明白而不迷执,不迷信、不极端。觉而不迷就是觉悟而不迷执,是非分明,传播正信,破除迷信。清醒地认识党和国家的大局,围绕大局意识,明了地知道自己的道德追求,尽力做好本分事业。为佛教在新时代的发展中树立"中国化"宗教典范。
二、正而不邪。正是正确,有正确的核心价值思想,有正确的佛教中国化方向,有正确的修行方法,有正确的教化众生方式。不邪就是正确而不邪恶,不邪歪,不邪偏。正而不邪就是正确而不邪恶,目标明确,发挥正能量,制止邪恶之路。正确地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正当地办好佛教事业,积极地引导信教群众如法学修,使佛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事业中奉献力量。
三、净而不染。净是清净,有清净崇高的梦想,有清净无染的信仰,有清净纯洁的追求,有清净无杂的行为。不染就是不杂染、不污染、不玷污。净而不染就是清净而不受污染,品行高远,保持纯洁,杜绝沾染。以纯洁的信仰,严格遵行党和政府的统一战线政策,以清净的队伍坚决抵制外部敌对势力的渗透,以高度的责任感遏制宗教极端主义。为佛教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起到表率作用。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是信心,愿心,恒心,在这个信心、愿心、恒心的推动下,从始而终,牢记使命,坚贞不移,才可到达终极。就当前新时期的中国佛教而言,初心是方向,使命是目标,爱国是根本,爱教是本分。佛教讲"契机契理,随缘不变",我们要不断契合时代精神,传播真理;随顺外在的因缘,不变初心。由此,才能更好地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局,发挥出佛教觉悟奉献、智慧慈悲、圆融和谐的思想内涵,贯彻和落实好党和国家的宗教基本政策方针,体现出中国佛教界觉悟奉献的初心追求。

宽昌:陕西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华严宗祖庭西安华严寺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