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以全新理念培育新时代僧才
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以党和国家的宗教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为指导,承继历代佛教先贤宿德的期冀,以培养和造就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信仰虔诚、学修并重的新时代僧才为己任。自创办以来,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员,其中大专生683人,本科生321人,研究生53人,不少学僧已分赴全国各地寺院,承担重要岗位。
在办学过程中,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结合国民教育优势,面向大众、面向未来、面向国际,根据院长道慈法师提出的"常随佛学、信行合一"校训,努力实施普陀山佛协新时代"三四五"发展战略,以"建设佛教僧才培养中心"和"建设佛教名校"为目标,不断完善梯级培养、双轨教育、学修并重、教研并行的佛教院校教育体系,始终突出如下五个注重:
注重政治上靠得住
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为指引,聚焦打造"佛教僧才培养中心"和"佛学名校"这一目标,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和爱国主义教育,努力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开展新生始业教育,学习宪法、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和《浙江省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法规,把时事政治列为学院预科、本科教育必修课程。结合"平安宗教活动场所"创建活动,积极推进"五进"工作(国旗、宪法和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平安创建进宗教活动场所)。
努力推进"十百千万"普法工作,打造省级宗教法制宣传教育基地和省级宗教普法示范点。创建普法宣传栏、扩充普法类藏书、发放普法案头书、组织普法学习会、举行普法讲座等,通过殿堂、课堂、讲堂、校网、校报、校微信公众平台,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努 力引导广大师生爱国爱教、学法守法,真正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融法于心、化法于行,使学院内学法、尊法、守法、讲法的氛围日益浓厚,进一步提升了全院师生的政治素养。
注重宗教上有造诣
经过不断地探索、调整和完善,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最终形成了目前两年预科、四年本科、三年研究生的培养层次设定,各层次间相互支撑,各有侧重。同时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签署了《教学科研合作协议》,增加公共文化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开启了僧教育与国民教育同时进行的双轨制教育模式。学院学术委员会还相继成立禅宗、戒律等教研组,积极推进本科、预科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工作。其中中观、唯识两个教学团队的教学成果已进入中国佛教协会主持的全国汉传佛教统编教材编写序列。
注重品德上能服众
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以"巩固信仰、尊师重道、以人为本、以戒为师、完善人格、学修并重"为重心,坚持每年组织三次佛七共修,逢开学、国庆和大型活动时坚持举行集体升挂国旗仪式,坚持每月初一、十五早殿课诵,坚持半月诵戒,每周坐禅、共修念佛诵经等,使之成为常规化学修活动。
在学风培养方面,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以营造学习氛围、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习惯为目的,制定了学僧上课、上殿、过堂考勤等一系列制度。
在教风养成方面,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以"常随佛学,信行合一"为准则,从院长、常务副院长直至师生,无论殿上殿下,课内课外,处处讲求一言一行合乎正法,一举一动合乎律制,保持少欲知足、淡泊名利的衲子本色,展现清净和合的精神面貌,维护殊胜庄严的佛门形象。
注重高品质育僧才
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始终重视各学术领域建设及名师引进工作,邀请著名学者担任研究生导师和客座教授,与华东师范大学、浙江海洋学院、西北大学、泰国摩诃朱拉隆功大学、日本大谷大学、斯里兰卡凯兰尼亚大学、龙禧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保持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
自2006年至今,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巴利语与佛学研究院已为学院培养了多名哲学和文学博士。学院还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共同成立了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普陀山教学科研实践基地、佛教诠释学研究所和佛教古籍整理研究所,为学院提升科研层次、提高教学水平、密切学术交流提供了强大助力。
注重建设中有方向
一、学科有特色。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立足当前国家建设的需要及佛教发展的需求,依靠自身地域优势和师资优势,在确保公共课及专业课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以满足国际交流为着眼点,以中英、中日双语教学为特色,发挥自身特长,确立了天台学、观音学、戒律学、巴利语、早期佛教学等专业方向,致力为佛教界培养出有专长、有修为的国际弘法人才。
二、学术有成果。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大力推进学术研究活动,以学术委员会和华东师范大学普陀山教学科研实践基地为主导,通过对僧教育理念、方法、体系的深刻思索、探寻完善,编制了科学、规范、统一的《教学大纲》,以双语授课提升国际化教研水平,并推动了佛经善本、巴利语梵语佛教译介、经典注疏、中国佛学经典收集整理等研究项目,同步发表相关论文。
三、教学有名师。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以打造"名校、名师、名学科、名课"为目标,建立了名师工作室,选拔各学科带头人推动学科建设,完善规范教学计划,实现同一学科内教学大纲及教材统一。在名师的带领下,有针对性地对有志于佛教教育事业的优秀毕业生、优秀研究生进行重点培养,逐步形成老中青梯级师资团队。同时加大双语授课教师的培养力度,推进学院国际化教学科研水平。
四、管理有规范。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面向全国招生,以预科、本科、研究生的梯级教育模式,统一的课程设置,规范的规章制度,充分保障了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学院还制定了定向及错时培养方案,编写出版学科教材及教学大纲。致力于成为有优秀的师资团队,有成熟的办学模式,又与时代需求和当前佛教发展相适应的僧才培育基地。
五、文化有品牌。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创设了展现相关学术成果的"观音学术研讨会",面向文化人士的"名师讲堂"和面向普通信众的"周末弘法讲堂",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文化或信仰需求,引导信众正信正行。
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将继续以"常随佛学、信行合一"为宗旨,为中国汉传佛教的健康发展培养合格僧才而不懈努力。
本文刊《中国宗教》2020年05期